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介)张在军:《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

张在军 古代小说网 2022-08-09


《东北大学往事:1931-1949》,张在军著,九州出版社2018年1月版。

内容简介

正如陈平原先生所言,“抗日战争中,于颠簸流离中弦歌不辍的,不仅是西南联大,还有很多同样可歌可泣的‘大学故事’”,比如东北大学。

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从此,东大师生背井离乡,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借住开封,南渡潼川,抗战胜利之后方复员沈阳,至辽沈会战打响之际再迁北平,最后伴随着全国解放而解体。

十八年的流亡路,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


目  录

引言:这是一部国难史

第一章 流离燕市(1931.9—1937.2)

       一、炮弹从校园上空飞过

       二、国难当头,士报国恩

       三、短暂的辉煌

       四、离家,流亡到北平

       五、北平东北大学

       六、留学生束装归国

       七、学生军事训练

       八、奥运场上的第一个中国人

       九、张学良旅欧前后

       十、宁恩承去职,王卓然主校

       十一、站在“一二· 九”运动的最前列

       十二、“一二· 一六”大游行

       十三、反西迁运动

       十四、大逮捕始末

       十五、办抗日的大学

       十六、“一二· 一二”大示威

       十七、同学会与学生会的冲突事件

       十八、反“接收”运动

第二章 转徙长安(1936.2—1938.3)

       一、西安分校

       二、艳晚事件

       三、抗日救亡运动

       四、西安事变

       五、接收与改组

第三章 南渡潼川(1938.4—1946.9)

       一、蒋鼎文密劝南迁

       二、蜀道难

       三、杜甫寄寓处

       四、办学经费与衣食住行

       五、组织变化与人事更迭

       六、名师汇聚,盛极一时

       七、“精明人物”臧启芳

       八、国史研究部与文科研究所

       九、从草堂书院到草堂国专

       十、学术刊物与学术团体

       十一、疾病与校医

       十二、日祸与防空

       十三、闲情与雅兴

       十四、雨后春笋般的壁报

       十五、东北问题研究社

       十六、十万青年十万军

       十七、学潮催生学生自治会

       十八、抗敌国剧社与实验剧团

       十九、文协川北分会

       二十、学习社与祖国社

       二十一、抗战胜利了

第四章 复员沈阳(1946.5—1948.6)

       一、三千公里回乡路

       二、方永蒸筹办先修班

       三、回到母亲的怀抱

       四、包围朱家骅

       五、从冬令营到集中营

第五章 再迁北平(1948.6—1949.2)

       一、铁狮子胡同和光明殿

       二、“七五”惨案

       三、“七九”大游行

       四、时局变化

尾章:1949 年前后

后记

附录:弦歌不辍的流徙史诗  丁乙

主要参考文献


序 言

中国学术研究的希望


谢泳

谢泳

在军是我没有见过面的朋友。前些年他每有新著出版,都不忘寄我。初期我以为他是职业研究,后来了解多了,才发现他对民国高校的兴趣和热情完全发自内心,所有研究都是自己选题,一切经费也都是自己负责。

我也多次想问在军,他研究民国大学的原初动力来自何处,个人花费近十年的精力选择这个难题,其中乐趣何在?但终于是没有问,我只读他的书。

先是一本关于武汉大学的研究,后来就是这本关于东北大学的研究,他还有写西北联合大学的学术计划,可以称得上是雄心勃勃了。说实话,就是专门在学校和研究所的职业研究者,也很少有在军这样的持续研究热情,我想这也许才是中国学术研究的希望。

中国科学界有所谓“民科现象”,那些人试图用自己的研究力量来解决科学研究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他们一般都没有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也不在专业的研究机关,但他们就是有天生的好奇心。因为民间科学研究者多没有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所以在中国科学界有很多嘲笑他们的人。

《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

2004 年夏天,我曾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做过一年访问研究,对“民科现象”稍有耳闻。

这些人有明显的短处,但在整体上我反对科学界有些人以专业训练歧视他们,因为道理非常简单,这些人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发自内心,是一种痴迷的知识追求,有时候在职业科学家看来难免有好笑处,但在知识面前没有傲慢,没有专业训练不等于对知识没有热情或这种热情中没有一点可取之处,还有就是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绝对没用国家的经费,总比无端空耗公帑的研究者在道德上更高尚。

我甚至认为在知识追求上最后无功而返也不是什么坏事,也是人生时光的一种流逝方式,古人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

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民科现象”则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学科特点,人文社会科学界对专业训练要求并不很严格,有些业余研究往往比专业研究做得还好,此类事在自然科学界少有,但在人文社会科学界却极为常见。

我自己虽然得朋友关照,中年后到了大学里混饭,但之前我也是纯粹的业余研究,业余研究的好处就是完全凭兴趣而无功利。

在军的研究放在专业研究中毫不逊色,当然这是我个人的判断,我的偏见是对知识有兴趣,自然也就有能力,无兴趣则无能力。

大体来说,在军的学术研究可放在一般高等教育史范围,也可放在校史研究里,但我更愿意将在军的研究作为历史研究看,因为他的研究中寄托了他对现实的很多判断和关怀,他对历史真相的探索有相当清晰的时代感受,他选择的民国大学均有他个人的情感寄寓其中。

《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

就选题来观察,在军这几个选题通常都只能以集体力量才可完成,比如像东北大学这样的题目,就是动员有关联的高校当重大课题来完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军以一人之力完成,可以想见其人的努力与热情。

2016 年10 月30 日

后  记

张在军


真没想到我这本书出了繁体字版之后,还有机会出简体图文版。

《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

大概是2015年7月份的一天,我在微博上收到一条私信,是九州出版社大众出版中心主任沧桑先生发来的,大意是说我的历史作品不错,看有无合作机会。

我的所谓历史作品,是指在海峡对岸出版的“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系列四部(《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编年史稿》《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和《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并且,根据繁体字版改编的《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已经在国内出版上市,剩下可以合作出简体版的就是写东北大学的这部书了。

必须向读者朋友老实交代的是,简体版并非简单的文字转换,而是在原繁体版上做了三个动作:

一是修订。将原书中的一些史实谬误、笔误等尽可能地更改。我一直认为,历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学科,随着新的史料发现,或思想意识的变化,就要修正或推翻以前的一些东西。

二是增补。主要是增补图片,图文并茂,增加阅读体验。

三是删减。在不影响全书脉络的前提下,将一些史料性较强但可读性较弱的部分作了删减,也是不想浪费印刷纸张。

《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

我还有个没想到的是,繁体版出版之后会引起一些读者朋友的浓厚兴趣。臧英年先生告诉我,作家李敖就读过拙著,甚至想和我讨论某个问题,最终未能。

倒是上海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丁乙同学读过之后,“受益很多”“很好奇”,便主动联系我畅谈感想,谬赞我“尤其是语言组织、材料搜罗等方面,实在让人拜服”。同时,他也指出我“不太用档案材料”,我坦诚地告诉他我不是不用而是没条件。他后来写了一篇长文来全面评价拙著,并将精简版投稿给《博览群书》杂志刊发,在此致谢。

《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编年史稿》

为增强写作现场感,我先后到四川三台县城、西北大学太白校区考察东北大学旧址,拍摄了一些照片,这回派上了用场。

为本书提供过照片的人员还有:臧英年老先生、东北大学档案馆陈均老师、西北大学档案馆王旭州馆长、河南大学档案馆刘建民老师,等等。此外,还有一部图片分源自网络或其它资料,难以确定原作者,恳请知情者联系本人,必将酬谢。

最后,感谢谢泳先生百忙中作序,这个序文对我来说是一种鼓励和期望。

作者简介

作者近影

张在军,生于1972年9月,湖北人,独立学人,自由作者。已出版文史作品《苦难与辉煌:抗战时期的武汉大学》《西迁与东还:抗战时期武汉大学编年史稿》《坚守与薪传: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才情与风范:抗战时期的武大教授续编》《战乱与革命中的东北大学》(台版)《当乐山遇上珞珈山:老武大西迁往事》《发现乐山:被遗忘的抗战文化中心》等。

【相关阅读】

(新书推介)张在军:《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奇》

苗怀明:我们需要与学校名声匹配的校史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